政务公开 百盛国际娱乐 简报信息
  • 百盛国际娱乐
  • 简报信息
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2年第7期
发布日期:2022-03-14 14:07 来源: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:
【文字 】【关闭窗口】保护视力色:

    甬简040

    第 7 期

   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2年2月28日

    【本期目录】

    ▲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学习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

    ▲我市“三大体系”抓政策性农业保险出成效

    ▲宁波市聚焦“三个度”全力推进“春雷行动”

    ▲我市开展应对低温等极端天气水产养殖技术指导

   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学习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

    2月26日,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,为全市今后五年发展明确了目标、指明了方向。2月27日下午,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党组会议,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。

    会议认为,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。市委彭佳学书记作的报告,立意高远、创新务实、层次清晰、气势磅礴。一是站位高。报告高屋建瓴、内涵丰富,整篇反复出现“高、大、新、优、先、强”等六个字,旗帜鲜明讲政治,高度契合中央和省委精神,跳出宁波看宁波,找准了宁波在浙江建设“重要窗口”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局中、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势中的独特定位。二是内容实。报告对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,催人奋进、引以自豪,地区生产总值从全国城市第16位跃居第12位,工业增加值从全国城市第11位跃升至第7位,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,分析的问题中肯实在,总结的“两个必须”经验弥足珍贵。三是理念新。报告主题鲜明、思路清晰,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,准确把握了宁波在新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优势,提出了推进“六大变革”、打造“六个之都”的整体布局,这个工作目标具有鲜明的宁波特色,高度体现了宁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“以更高的标准、更大的气魄、更宽的视野、更高的品味,建设现代化大都市”的政治担当。四是手笔大。报告紧密结合宁波实际,深刻描绘了宁波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宏伟蓝图,具有较强的思想性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,第三部分勇于争先创优进位,十个“聚力”书写了宁波“十大十新”篇章,既是一个动员令,也是一份任务书,充分彰显了市委坚定的政治立场、强烈的使命担当、朴实的为民初心,是一个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的好报告。

    会议指出,全局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本次党代会精神上来,迅速掀起学习会议精神的热潮,以更加坚定的信心、更加坚决的态度、更加坚实的作风,坚决扛起三农担当。找准定位,系统谋划,按照数字赋能、变革重塑要求,加快构建任务表单化、载体项目化、程式模块化、责任专班化、管理数字化等五化机制,切实抓好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“两非”整治两大任务,联动推进农业“双强”、乡村建设、农民共富三大行动,清单式推进种业振兴、机器换人、片区组团、艺术赋能、数字乡村、未来乡村、海上“春雷行动”等一批年度三农重大突破性抓手,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增添三农风景。

    一要坚持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推进三农工作。实施突破性抓手,研究制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“十条”意见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、服务经济,落实落细飞地抱团、镇村联营等帮扶模式,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。聚焦低收入农户,健全精准识别和监测体系,落实“一户一策一干部”帮扶制度,强化政策兜底保障作用,完善先富带后富、实现共同富裕机制。深化集成式改革,坚决打好“宅基地改革+激活利用”“标准地改革+农业双强”“数字化改革+强村富民”等组合拳,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。

    二要坚持不折不扣完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、耕地保护等底线任务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牢牢抓住农业生产主责主业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“非粮化”整治,集中建设十大粮食高效示范基地,加强粮食绿色高产攻关和种养模式创新,确保面积产量只增不减,种粮效益稳步提升。深入推进科技强农、机械强农“双强”行动,推动农业质量效益双提升,大力发展现代种业,持续深化农业“机器换人”。加快推进产业链、价值链、供应链、利益链“四链”协同构发展,大力实施“4566”乡村产业振兴行动,集中打造功能各异、支撑有力、运作高效的产业发展平台,加快构建“点线面体”融合发展新格局。

    三要坚持数字化改革引领,以多跨应用场景为切入口,推动三农工作变革重塑。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完善数字乡村大脑,探索“一件事”集成协同场景,迭代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、渔船精密智控平台、肥药两制改革等多跨应用场景,开展数字乡村“先锋榜”评比,示范推进三农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建设。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,按照“农业产业大脑+未来农场”发展模式,加快建设乡村产业主体信息数据库,打造乡村产业地理信息一张图和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一平台,实现一图覆盖、一屏掌控、一键直达,助力三农科学决策。加快推进乡村服务数字化变革,深化拓展“村民说事”“小微权力清单”内涵外延,推广五小工作法、书记一点通、圆桌夜谈、诚信指数等善治典范。优化农业农村服务事项流程,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、村里办,建设“15分钟村社办事圈”。

    四是坚持分类创建全域推进,健全乡村建设协同机制,彰显浙东风貌宁波特色。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按“一个规划、一条干线、一个主题、一链产业、一批美村”的思路,跨县域打造“一环十线”美丽乡村风景线,系统串联沿线的美丽城镇、美丽河湖、美丽森林、美丽村庄、美丽田园,整体提升山、水、林、田、路、房等“六度空间”,变散落“盘景”为美丽“风景”。大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。以“一统、三化、九场景”为核心,因村制宜打造未来产业、未来风貌、未来文化等重点场景,结合数字乡村建设,推动乡村全方位、系统性重塑。深入推进艺术振兴乡村,通过将艺术设计融入乡村建设,激发村民内生动力,实现村庄有机更新,留住乡村乡愁乡韵。(办公室)

    我市“三大体系”抓政策性农业保险出成效

    近年来,我市以“三大体系”建设为抓手,持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“提质扩面增效”工作,打造农业抗风险“稳定器”。截止2021年底,全市险种数量达到118个,年保费收入达5亿元、赔付5.6亿元、农业保险深度1.4%、密度1100元/人,在保险品种、参保人数、保险额度、保费收入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。一是打造新险种开发体系。出台新险种开发补助政策,由市、县两级财政对保险经营机构开设的新险种在保费补贴之外,给予一次性奖励。2022年新增弥猴桃、山黄精、樱桃、莲藕、海带、牡蛎等6个保险新品种,形成规模以上乡村产业全覆盖。二是打造高效率赔付体系。依托农技服务体系,组建市县两级农业保险技术服务团队,粮食、蔬菜、瓜果、茶叶、果树、家禽家畜、鱼类、贝类等8个服务小组,指导各地配合保险机构开展理赔定损服务,着力解决农业保险定损难、出险集中等问题。三是打造数字化运维体系。联合建行宁波分行、农担公司以及平台开发公司,推出利用保险数据开展普惠金融助农数字应用场景。对接省浙农码,将农业保险险种、保单、理赔单以及投保主体、承保机构实行红、黄码管理,推动农业保险投保、理赔一网通办。 (发展规划和计划财务处)

    宁波市聚焦“三个度”全力推进“春雷行动”

    1月29日,宁波市部署开展涉海涉渔领域安全生产“春雷行动”,行动以来,市农业农村部门盯牢重点人员关键环节,累计开展执法检查335次,登临检查渔船892艘,发现安全隐患渔船359艘,现场整改287艘,限期整改31艘,停航整改41艘,查获违规渔船61艘,“三无”船(排、筏)6艘。一是加强隐患排查精度。通过“清港”、登船、船舶修造厂源头执法等方式,重点做好安全逃生、船体防火、北斗导航、避碰系统等设施设备排查,严厉打击擅自拆卸北斗、一船多码等行为,取缔“三无”船舶。截至目前,立案61起,办结执法案件31起,罚款39.67万。二是加大海上执法力度。落实300吨级以上渔政执法船艇航次无缝衔接,联合海事部门开展商渔防碰撞专项执法行动,及时查纠碍航捕捞、非法载客、未值守VHF16频道等行为。截至目前,完成海上喊话教育、驱离影响航道、水路渔船253艘次,纠正违法违章及不安全航行行为53项。2月21日至22日联合执法期间,行政拘留一名持刀妨碍公务人员。三是提高应急反应速度。严格落实“一点验三报告六提醒”制度和24h领导带班制度,通过海上智控平台巡查和大数据比对加强渔船实时动态监管,及时对未按防风指令、擅自脱离编组等行为实施警告劝阻。截至目前,共发送安全信息26.6万余条,干预提醒和劝阻渔船4728艘次,查扣未执行防风指令渔船10艘,查处外省籍渔船14艘。(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)

    我市开展应对低温等极端天气水产养殖技术指导

    为应对近期我市连续低温、阴雨气象现象,切实保障养殖渔业生产正常秩序,1月下旬至2月中旬,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组织专家赴宁海、奉化、象山等地开展水产养殖御寒技术指导。一是检修维护养殖设施,保障生产正常进行。重点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、供暖设备,修补损坏的薄膜,补充所需的燃料和养殖饲料。及时做好育苗场、大棚设施化养殖、工厂化养殖基地等保温工作,防范强降温带来的强应激、低水温及后续病害影响。二是关注原(良)种越冬管理,确保苗种生产供应。针对持续低温导致亲本强化养殖期摄食不佳的情况,指导养殖户加强亲本饲养管理,确保用于后期繁育生产的亲本质量。对已开展苗种繁育生产的品种,做好育苗基础水温稳定,严格按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苗种生产。三是加强病害监测,做好疾病防治工作。加强低温冷空气后病害监测,指导养殖户做好越冬防病物资储备,及时开展越冬养殖及防病物资的储备工作。同步落实死亡鱼虾无害化处理、养殖水体消毒等措施。四是关注天气变化,实行科学饲养管理。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短期和中长期趋势天气预报,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通知养殖户加大防范措施。对于易受低温影响的养殖品种,充分评估养殖设施保温、升温能力,适时提高水位,采取提前出售等措施,减少损失。(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)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